我校教授应邀为高校教师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培训班做专题报告
新民主主义法制是新中国法制的基石和直接渊源,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法治现代化道路的丰富智慧与宝贵经验。开展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学习研究,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和法学人才的培养。为加强高校革命根据地法制史教育,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的“高校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师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培训班”已举办两期,第1期于2022年12月19日至24日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第2期于2023年4月17日至22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
两期培训班共有150余名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其他部委所属高校的法制史专任教师参加。培训班邀请了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国防大学、中央党校等单位的多位知名专家授课,并安排了结构化研讨、示范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后续将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对全国有法学专业布点的632所高校所有法学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全覆盖。
第1、2期培训中,我校必赢nn699net法律史学科汪世荣教授、刘全娥教授应邀为培训班做专题报告。
汪世荣教授在培训班的专题报告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及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详细讲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涵、形成背景、时代价值及在今天的意义。汪教授在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领域负有盛名,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研究”以“优秀”结项,其成果《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7-1949)》曾获钱端升法学成果奖、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对民事习惯调查、甄别与适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推行婚姻自由原则的实践与经验》等多篇论文。
刘全娥教授的专题报告为“陕甘宁边区的刑事法制”,其结合具体案例,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罚制度三方面讲述了边区刑事法制的概况、特点与经验。刘教授长期耕耘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与教学领域,著有《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在《法学研究》《当代法学》等期刊发表《雷经天新民主主义司法思想论》《论陕甘宁边区司法机构对疑难案件的处理——以一桩窑产争执案为例》等数十篇论文,获得过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首届陕西省法学优秀成果奖等,为法律史研究生开设并讲授“陕甘宁边区法律史”课程,为全校研究生开设“红色基因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课程并担任主讲教师,深受学生欢迎。
我校在革命法制史教学与研究领域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前辈学者杨永华教授、方克勤教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汪世荣教授等中青年学者在此领域继续深耕。逢此良机,希望我校在此领域开拓创新,再创辉煌。